【引用】背诊作者:中智YS


 手诊,面诊,背诊,等都是中国中医的国粹,都值得挖掘整理发扬光大。故在网上搜集了关于背诊的相关知识供朋友们观摩学习。申明不是我写的哟,并且再次申明我不是医生哟。我只会易经养生术。跟我学易经养生术防病治病,学会了病也就治好了。何乐而不为呢?
后背为五脏六腑的反射区,从颈下二寸开始,以手掌大小为一个反射区,向下依次顺序为肺区、心区、肝区、脾区、肾区、排泄区、生殖区,共为七个反射区。
1、体雕目测法
(1)背部肤色不均,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。
(2)背部毛孔粗大,为体质虚寒,湿气重,水分滞留体内,引起手脚冰凉怕冷,下身肿胀等症状。
2、肺区诊断
(1)拇指推肺区膀胱经,出现微血管扩张的现象。
(2)背部长痘为肺风粉刺,体质燥热,多为肺阴虚。
(3)便秘宿便,鼻咽喉不适,面部毛孔粗大。       
备注:胖人多痰,瘦人多火。
3、心区诊断
(1)拇指推心区内膀胱经,出现发红现象,心火旺。
(2)眉心长痘,面部潮红多为虚火上炎。          
备注:体胖者胸闷气短,体瘦者失眠多梦。
4、肝区诊断
(1)肝区肤色不均发青为肝胆排毒功能下降。
(2)肝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。
(3)眼干涩充血,眼袋大,视力下降为肝火旺盛。
5、脾区诊断
(1)脾区肤色发黄为脾胃不和。
(2)口腔溃疡,口周、额头易生红色痤疮为脾胃实热。
(3)皮肤松弛,虚胖者多为脾气不足,舌苔黄腻,便秘实胖者多胃火旺盛。
6、肾区诊断
(1)肾区凹陷,腰部颜色发黑,多为肾水不足。
(2)面部易生乌云状片黑斑,手脚冰凉怕冷为肾阳虚。
(3)听力下降耳鸣,腰酸,手脚燥热怕热为肾阴虚。
7、生殖区诊断
(1)生殖区凸起:月经量少,经血色暗血块,痛经。
(2)生殖区凹陷:面部易生黑斑,月经量多提前或退后,多为宫寒宫冷症状。
 
第一节 背俞穴诊的理论依据
 
  经络系统是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,经络和脏腑共同成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两大支柱,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主要通道。经络体系包括十二正经、奇经八脉、十二经别、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筋、十二皮部。其中十二经络主要循行于人体内脏及肢体头部,而奇经八脉则主要循行于人体腹背,并对十二正经气血起调节作用,十二经别又是十二正经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辅助支脉,其作用在于补充十二正经循行不足。十五络脉则是正经加强内脏与体表、四肢之间联系的分支,十二经筋循行于躯表筋肉,十二皮部则分布于人体肤表。由上述经络体系构成密集的网络组织遍布人体,纵横交错无所不至,可起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。
 
  背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俞穴,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,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。张景岳谓:“五脏居于腹中,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,是为五脏之俞”。因此,俞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,是反映人体内脏生理、病理变化的窗户。有些疾病,可通过俞穴的压痛、过敏、隆起、穴下软结、肿胀、硬结、痒、热,凉及经络循行部位皮肤的色泽、瘀点、丘疹、脱屑、肌肉隆起、凹陷等反映出来,故诊察背俞穴可助诊断。
 
第二节 背部俞穴的分布
 
1.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 
2.心俞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 
3.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 
4.胆俞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 
5.睥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 
6.胃俞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 
7.三焦俞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 
8.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 
9.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 
10.小肠俞位于第一骶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  
11.膀胱俞位于第二骶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
 
 
 

图1背俞穴定位图
 
第三节 背俞穴诊查方法
 
  1.经穴诊查以循经取穴为原则,检查背部俞穴时,以膀胱经五脏六腑俞穴为主,可取坐位,头稍向前倾。
 
  2.经穴诊察,包括循经诊察法、经络电测定法等。循经诊察法,用手指循经按压,探索阳性体征和反应。如压痛、皮下结节或皮下组织的隆起、凹陷、松弛和皮肤的变异等,借以分析推断脏腑病变与疾病的虚实状态。经络电测定法是根据生物体对电反应的原理,测定皮肤导电量,从测出数值的高低中,分析各经气血的盛衰,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。
 
  3.扪穴诊察,就是按压体表的有关俞穴,以诊断其相关的内脏疾病。如《灵枢・九针十二原》篇说:“五脏有疾也,暗其应,而知五脏之害矣”。说明内脏有病时可在体表俞穴有所应,察此便可知何脏何腑发生病变。
 
  4.触压手法:
  (1)滑动医者以拇指腹或食指腹,轻轻地放在病员的皮肤上,然后上下按抚,缓缓滑动以检查敏域或压痛点。
  (2)旋转用力比滑动时要大一些,但活动范围则较小,一般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。这一手法一般用来检查结节的形态、硬变和压痛程度。
  (3)推寻医者以拇指的内侧为重点,自内而外,进行推寻,目的在于查皮下的条状结节。
 
  5.判断阳性穴位的标准:
  (1)异样结节因经络滞塞不通,故往往在有关经络上出现条索状、扁圆状等异常反应物。
  (2)敏感反应大致可分压、疫、痛、麻四种反应。局部因触按而产生的压迫感是正常的反应;疫楚感的自发出现,是经络发生变异的象征,但病情尚属轻浅;疼痛感是经气阻滞不通的现象,表示病情深重,并且还在继续发展;麻木感是经络失调、气血虚衰的表现,病情较诸痛感又深一层。几种敏感反应可以单独出现,亦可混合出现,但以混合发生的情况更为多见。
  (3)外形的变化观察外形变化,有三个步骤:①诊前细看局部肌肤的隆起与下陷,隆起的为实,下陷的为虚。②诊时留心指下的肌肤松软和坚实,松软为虚,坚实为实。⑧诊后注意皮肤是否隆起,隆起者为经脉受邪。
  综上所述,任何俞穴,只要抓住其出现的异样物、敏感反应、外形改变中的一种,便可诊断为阳性穴位。此外,如色泽的变异和温觉的差异,也应结合起来观察。
 
第四节 俞穴诊断与主病
 
  1.肺俞①皮肤隆起的多为胸中有热,可有气短、咳嗽等症状,一般在膻中穴也有反应,可结合观察。②本穴如有反应,在肺经的太渊、孔最、中府等处往往呈异样变化。③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,是痰饮咳嗽之症。④诊得条索状结节,周围皮肤有明显压痛者,多为咳嗽、气急、肺热胸痛等病变。
  2.心俞①若有棱状结节,伴有显著压痛,多为上肢内侧疼痛、红肿或有心悸怔忡、心慌烦闷不安、口渴等症。②皮肤凹陷且压痛敏感者,常有心胸烦乱,恍惚健忘、纳呆等症。  
  3.肝俞①局部皮肤隆起伴有压痛敏感者,多为失眠症。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兼有明显压痛者,常见头晕、失眠、心烦不宁之症。③出现棱状结节,且有压痛敏感者,患者有胁肋胀痛、脘闷、腹胀、黄疸、纳呆、寤寐不宁等症状,或有下肢内侧红肿的病变。
  4.胆俞①发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,多属黄疸。②凡有细条状及压痛者,多为下肢外侧痹痛,若在命门穴同时有气泡样反应者,则属下肢麻木。    
  5.脾俞①局部皮肤凹陷,或按之软若棉样,以虚证为多。②诊得条索状结节,并有压痛者,患者常有头晕、失眠、乏力、健忘、烦躁、食欲不振、便溏、浮肿等症状。③若出现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者,为下肢内侧红肿、行走困难或大趾运动不利之征。  
 
  6.胃俞①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痛感者,常是不欲饮食和有胃痛等病变。②有棱状结节和明显压痛者,多有呕吐、不食、胃痛、腹胀或髋关节外侧有红肿现象。
  7.三焦俞①局部皮肤隆起,按之有条索状结节且压痛明显者,多有腰痛、带下、月经不调、小便混浊等症状。②若有棱状结节,并伴有压痛者,一般是耳鸣、重听、头痛、腹胀满闷、吐逆之征(妇女妊娠期亦可发现三焦俞有棱状结节)。
  8.肾俞①有条索状结节,凡压痛敏感者,一般是阳痿、头晕、腰痛及耳鸣之征。②诊得棱状结节,兼有明显痛感者,多为血尿、腰痛、浮肿之症。③局部皮肤隆起,有如卵圆形结节并伴有压痛者,是肾虚有热,耳鸣、头胀之征。
  9.大肠俞①发现坚硬的圆形结节,且压痛敏感者,表示大便干结。②有棱状结节并兼有压痛者,大多有头痛、牙痛、腹痛、泄泻等症。
  10.小肠俞①凡结节椭圆质地较硬而压痛显著者,多有头晕、后头疼痛、后项拘挛之症。②本穴出现气泡样转动感,多为妇女子宫下垂。
  11.膀胱俞①诊有柔软的椭圆形结节,大多数是遗尿症。②按得棱状结节,并有压痛者,一般有发热头痛、小便频数、尿赤涩痛、腰痛、小腹胀痛、白带等症状。⑧有细条索状结节、压痛者,多有下肢麻木或痹痛。
 
附:(一)华佗夹脊穴诊断颈椎病
  颈椎增生性脊柱炎,通常称为颈椎病或颈椎综合征,系骨关节退化所致,或因慢性关节损伤,如长期负重、姿势不良、过于肥胖而造成脊柱内外的平衡失调所致,这是一种常见病。海军学院卫生处王秀华等运用《医宗金鉴・手法总论》指出的“以手摸之,自悉其情”的触诊法,应用指腹按其颈部“夹脊穴”,“按其处,应在中而痛解,乃其腧也”,查其“压痛”,明辨位置,探其性质,诊断颈椎疾病,其阳性率、符合率基本一致。  1.检查方法一般取坐位,病人骑椅而坐,双手平扶椅背,胸背挺直,两眼平视,颈肌松弛,以便检查。
 
  2.指按部位医者通过右手拇指的指腹,先舒松颈部,然后沿颈部椎体旁开0.5~1寸处,施以均匀的压力上下滑动,或以双手拇指反复仔细的核实对比,查知脊柱两侧皮下深浅阳性体征及形态的异常。
 
  3.指按标准分轻、中、重三度。
  (1)轻度单纯压痛,肌张力存在,浅表有硬度,压痛较轻,症状不够典型。X光摄影显示,颈椎骨与关节轻度病理改变,有的无病理改变,一般阳性率偏低。
  (2)中度可触及结节性状物,大小如珠,浅深不定,诊时拒按,触痛明显,症状典型,部分功能障碍。X光摄影显示,颈椎骨与关节的病理改变明显,阳性率比较高。
  (3)重度可触及条索状物,形状粗细不一,如似棒弦,多在深部,肌张力增高,指按有吱吱声,甚至触电感,或头颈转动可闻及关节磨擦音。神经压迫症状重,颈椎骨与关节的病理改变尤为明显,阳性率最高。
 
  (二)天突穴触诊判断妊娠
  在天突穴处触诊,可以判断妊娠与否,其准确率在90% 以上。天突穴位于胸骨切迹正中凹陷处,与会阴部位相对应。妇女怀孕时,会阴部的颜色变深,阴道壁变软,子宫颈颜色变蓝;天突穴处也有改变,未妊娠妇女,天突穴处触摸不到脉搏跳动,而在妊娠后用食指触诊之就可摸到明显的搏动,据此可作出妊娠判断。这一方法比常用的妇科检查及实验检查,要简单而方便得多,而且没有副作用,尤其是对有习惯性流产者,不会因此而致流产。
出售灵验精制膏丹,发扬中医治病特长,详情看我空间从头数置顶的日志。我的空间很精彩,到处是琳琅满目的珍宝qq877600772或1678960388

时间:2011-9-30 分类:健康宝典

友荐云推荐

看看大家怎么说:2

中智YS 在2011-09-30 18:27说:
幸会。[em]e113[/em]
岐黄养生馆 在2011-09-30 18:26说:
[ft=,2,]谢谢      [em]e181[/em][/ft]

亲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