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经浅释,金刚经浅释,楞严经浅释4作者:中智YS


心经浅释­
引子:­
几年前来厦门观音寺印经书,偶然间跟一位同修谈到心经,我说了几句见解。同修很惊讶,说“你所说的心经,跟我从慧明法师那里听到的是一模一样”。我很奇怪:“慧明法师是谁?他也这么解释心经么?”­
­
常常有人指责我“你是大德么?你是阿罗汉么?你有什么资格说自己的见解?不要误导人了,你是造业,你好可怜。”所以特此声明。本人既非大德,也非高僧。既未证阿罗汉,也未开悟。以下所说,皆是虚言戏论。虚言者,因自己未证也。戏论者,因妄想分别也。本人绝对没资格讲经说法,也不敢讲。以下浅释,只是提供一个如何读《心经》的一些建议,仅供参考。觉得有价值的就拿去用。觉得是垃圾的,就丢了。­
­
前言:­
达摩说:《心经》通,一切经通;心经不通,一切难通。­
要通大乘经典,得从心经入手。心经是大乘的核心,故称为心经。­
为何很多人读心经,读而不通,不知所云么,为何呢?­
­
比如“色即是空”,有人说“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,色是物质,空是能量。”以此解释,已是南辕北辙,方向错了。当然南辕北辙,达到极致,也可以绕地球一圈,到达目的地,问题是你能否到达极致。唯物和科学,发达到极致,可以验证真理。但问题是你是否已发达到极致。物质是色,能量也是色,皆非空也。而物质是空,能量也是空,皆是空也。­
­
要通心经,第一点,就是要以唯心为前提,大乘佛经,皆是唯心为宗,说的是心性,万法唯心也。心经更是说心性,不是唯物为宗,而是唯心为宗。所以,以唯物的观点,去解释心经,说“色即是空”,是物质转化为能量,已是大错特错。心经,说的是心性,一切所言,不离本心,不离自性。要通心经,首先要明白这个前提。­
­
要通心经,第二点,就是明心。心经,说的既然是心性。那你首先要明白,何为心?心都不知道,自然不知道心经所说的真理了。好比一个瞎子,从来未见过太阳,你一直跟他说太阳,无论你如何描述,他都无法真实正确的明白你所说。为何呢?因为没见过啊。同样的,你既然不明了何为心,那跟你说再多的心经的经文,你也是不知所云。­
­
要通心经,第三点,要明白心经的纲要。1.观自在……照见……。2. ……,以无所得故。3. ……心无挂碍……。四个要点:观照,自在,无所得,心无挂碍。­
­
明心第一­
要通心经,先要明心。­
《楞严经》开篇第一,就是教你明心见性。­
诸位看官,请集中注意力,跟着引导走,当下明心。­
­
1.     无处可得。­
­
先要明白一个最简单的公理。­
“你看见我。”­
在“你看见我”的过程中,你是能见,是主体。我是所见,是客体。一个见,必有能见的主体,和所见的客体,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见。­
而既然“你看见我”,我就不是你。因为,我是你所看见的客体。你是能见的主体,而非所见的客体。主体非客体。­
那个能见的主体―心,不是所看见的客体。这个是公理1。­
­
眼:同样的,你看到了天,天就不是你,天就是所看见的客体。你看见地,地就不是你,地只是你所看见的客体。无论你看见了天地,光明,黑暗。这些都是你所看见的客体,而不是那个能见的主体―心。­
耳:同样的,你听见了风声,雨声,雷声,吵闹,安静。这些所听见的,风声雨声雷声,吵闹,安静,都不是那个能听见的主体―心。他们只是你所听见的客体。­
鼻:同样的,你嗅见了花香果香,花香果香,臭味,清淡。也只是你所闻见的客体,而不是那个能闻的主体―心。­
舌:同样的,你尝到了酸甜苦辣咸,这些都是你所品尝见的客体,而不是那个能尝的主体―心。­
身:同样的,你感觉到了冷暖麻痒,这些都是你所感觉到的客体,而不是那个能感觉的主体―心。­
意:同样的,你想到了善恶美丑,这些都是你所意识到的客体,而不是那个能意识的主体―心。­
­
从以上,六根六种感官的作用,我们可以明白,眼所见,耳所闻,鼻所嗅,舌所尝,身所感,意所识,皆是客体,而不是那个能看,能听,能嗅,能尝,能感,能识的主体―心。­
­
无身:同样的,你看见听见感觉到你的手,脚,身体。那你的手脚身体,就是你所看,所听,所感的客体。就不是那个能看,能听,能感的主体。所以,你的手脚身体,就不是心。所以身体非心。­
­
无想:同样的你意识到你头脑中的思想,善恶美丑,喜怒哀乐等等。这些你所能意识到的,都是你所意识到的客体。都不是那个能意识的主体―心。所以思想非心。­
­
无我:同样的,你意识到“我”。这个我,就是你所意识到的客体,也就不是那个能意识的主体―心。所以我识非心。­
­
综合以上,可得:无心。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感所识,皆不是那个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感能识的主体―心。身体也不是心,思想也不是心,我识也不是心。你找不到你的心。所以说:无心。­
­
­
2.     不离于心。­
­
反过来,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公理。­
“我看见你”,既然我看见你了,那我所见到的你,就离不开那个能见的心。如果能离开,我又如何知道“我看见你”呢?所以,所见,离不开能见,是为公理2。­
­
眼:同样的,我看见天地山河,光明,黑暗。那所见到的天地山河,光明,黑暗,离不开能见的主体―心。­
耳:同样的,我听见风雨雷声,吵闹,安静。那所听见的,风雨雷声,吵闹,安静,离不开能听的主体―心。­
鼻:你嗅见了花香果香,花香果香,臭味,清淡。这些所嗅见的客体,也离不开那个能嗅的主体―心。­
舌:你尝到了酸甜苦辣咸,这些都是你所品尝到的客体,也离不开那个能尝的主体―心。­
身:同样的,你感觉到了冷暖麻痒,这些都是你所感觉到的客体,也离不开那个能感觉的主体―心。­
意:同样的你意识到你头脑中的思想,善恶美丑,喜怒哀乐等等。这些你所能意识到的客体。也离不开那个能意识的主体―心。­
­
身体:同样的,你看见听见感觉到你的手,脚,身体。那你的手脚身体,就是你所看,所听,所感的客体。也离不开那个能看,能听,能感的主体。所以,你的手脚身体,离不开你的心。所以,身体离不开心。­
­
思想:同样的你意识到你头脑中的思想,善恶美丑,喜怒哀乐等等。这些你所能意识到的客体。也离不开那个能意识的主体―心。所以思想离不开心。­
­
我:同样的,你意识到“我”。这个我,也是你所意识到的客体,也离不开那个能意识的主体―心。所以我识离不开心。­
­
­
3.     我是我在。­
­
那到底什么是心呢?­
­
这使我想到了《圣经》,彼得问上帝,你是谁。上帝回答“I am”。上帝回答的很好。­
­
“I am”. 有两种意义:1.“我是”。2. 我在或“自在”。­
心是什么,心就是“I am”,就是“我是”,就是“我自”,就是“自在”。­
­
1)     我是。­
我是。有两重意义:­
­
我是X,有带宾语,有带客体。这表示有任意的可能性。我是天,我是地,我是神,我是鬼,我是人,我是动物,我是物体……,我可以是任何东西。所以说一切唯心造,一切都是心的体现。也可以说,上帝造万物,一切都是上帝的体现。­
­
我是,没有宾语,没有客体。心,或者上帝,可以体现为任意东西,而任意一个东西,却不是心本身,不是上帝本身。心,上帝超脱于一切具体事物之外。天不是心不是上帝,地也不是,神也不是,鬼也不是,人也不是,动物也不是,物体也不是……一切具体的东西都不是他。当然,反过来,一切具体的东西又离不开他。­
­
2)     我在,自在。­
我在,自在。心就是存在,上帝就是存在。存在,可以体现为任意的具体的物体,而任意的具体的物体,又不是他,也离不开他。­
­
­
4.     能见之性。­
­
禅宗说“明心见性”,其中“见性”,是古文,通“现性”,见通现。为何呢,因为,性不是可以见的。性,不是客体。凡所有见的客体,皆不是能见的主体,都不是他,“说是一物,则不中。”说他是任何一个具体的东西,都错了。“言语道断”,无法用言语表达。因为他不是客体,无法用任何客体来表达他。他只能现,不能见。­
­
见性:眼能看见,耳能听见,鼻能嗅见,舌能尝见,身能感见,意能识见,皆是见。见性,我这里指“能见之性”。­
­
耳聪目明的人,能看见五颜六色,能听见种种声言。那瞎子,聋子呢,能看见,能听见么?是否也有“能见之性”呢?­
我说也能,瞎子可以看见黑暗,聋子可以听见安静。同样的,鼻塞,能闻到闭塞。舌麻,能尝到麻。身麻,也感到身麻。愚痴,也能意识到无知。虽然六根的功能不全,而那个“能见之性”却依然存在。所以“能见之性”,超脱于六根之外。当然也不离六根的功用。­
­
所以瞎子也有“能看见之性”,聋子也有能听见之性,鼻塞的也有能嗅见之性,舌麻的也有能尝见之性,瘫痪的也有能感觉之性,愚痴的也有能意识之性。他们都有“能见之性”。同样,六道一切众生,无论是天神仙妖鬼,乃至畜生,虫子,他们都有“能见之性”。而此性,平等没有差别。­
­
能见之性,不会因为耳聪目明,而有所增加。不会因为,耳聋目瞎,他们就有所减少。不会因为是天仙就增,不会因为是人畜就减。是为“不增不减”。­
­
同样,不会因为你看到干净的东西,能见之性,就变得干净。也不会因为,你看到污秽的东西,就变得污秽。不会因为身在天仙就净,不会因为身在鬼畜就垢。是为“不垢不净”。­
­
同样,不会因为你出生了,他们就产生,也不会因为你死亡了,他们就消灭。是为“不生不灭”。­
­
他们在时间之外,如果说有开始,那他们就在开始之前。如果说有终结,他们就在终结之后。开始和终结,都是他们所见的客体,而不是他们。所以说“无始无终”。­
­
他们在空间之外,说大说小,都是所见的客体。说大,他在大之外。说小,他在小之内。所以说“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”。­
­
这个特征,现代人很容易理解。好比电视电脑的屏幕。不会因为显示干净的东西,屏幕就变干净;不会因为显示污浊的东西,屏幕就变污浊。不会因为显示事物的增长,屏幕就增长;不会因为显示,事物的减少,屏幕就减少。不会因为显示事物的生长,屏幕就生长;不会因为显示事物的死亡,屏幕就死亡。显示时间,显示远古,屏幕在那远古之前就存在;显示未来,屏幕在那未来之后,也存在。显示大的宏观,屏幕在那宏观之外;显示小的微观,屏幕也在那微观之内。一切都是屏幕的显现,而屏幕又非这一切。一切离不开屏幕,而屏幕又超脱其外。­
­
而我们的世界,就是心性,这个大屏幕的显现。一切事物离不开心性,而心性又不是任何一事物。是为“不即不离”。而这个大屏幕,有人称之为心,性,佛性,如来,摩尼宝珠,大圆镜。也有人称呼为上帝,神。也有人,称之为道,太极。也有人简单客观点,称之为存在,自在。英文就是“being 存在,如是", be, is, am, are 是,在. 也就是"I am"。­
­
“如是”,有2层意思:1. 如此,像这些。 2.如如确是,如如不变,确实就是。同于“如来:如实,如如不动的本来真相”。­
­
明心见性,也就是认识自我。­
“我是谁?”--答“我是”。­
我,心,可以是任何东西。­
我,心,又不是任何东西。­
我是!­
­
“Who am I?”--“I am。”­
I am something.­
I am not anything.­
I am!­
­
­
­
观照第二­
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,而有差别。­
一切圣贤,解决问题的办法,就是让你明白,本来就没有问题,只是你自作多情,庸人自扰而已。既然没有问题,也不需要解决。如此才是真正的解决。是为无为法。­
­
而,如果有问题,就需要解决。而一个问题解决了,另外一个问题又产生了。如此循环不断,永无止境。看是解决,其实根本没有解决。是为有为法。­
­
何为观照?­
观照是心性的最基本的作用。“需具两只眼,照破两头事”。一般人看,都是朝一端看。“我看见你了”。一般人,只看到“你”,却没有看到“我”。而观照,就是朝两头看。“我看见你”,既看“你”,也看到“我”,看到“我”在“看见你”。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看,才是观照。­
所以,观照就是“观自在”:观察,自己在做什么。“我看见你”,就是观察,“我”在“看见你”。观察我在做什么,是为观自在。­
­
既看到主体,也看到客体,保持中立。不被所看到的客体席卷进去,而迷失自我。时时刻刻,观察自在。既看的清楚明了,又不迷失。只要做到这点就行。在观察客体的同时,也观察主体,观察自在,不被客体所吸取,不迷失。跟客体保持距离,不失去自我。­
­
这好比看电视,要明白自己是在看电视。一切剧情,都看的明明白白,而不被剧情所吸引,不迷失其中。不去认同剧情,不要因剧情而痛苦流泪,而愤怒沮丧。一旦去认同剧情,你就卷入其中,就进入轮回,永无止境。­
­
1.    观照无常­
事物无常:天亮,天黑。人来,人去。生老病死,一切皆是无常。观照,就是观察事物的无常:事物的产生,存在,毁坏,消失;人的出生,衰老,生病,死亡。一切都是无常。而,你只要观察就行,不要去卷入,不要去干涉。任其生灭。­
­
妄念无常:同时也观照自己的妄念,妄念也是如此。一个来了,一个去了。一个生了,一个灭了。妄念也是无常,也是生灭。所以,对妄念,无需断除。只要不去认同,不去理睬,他们自然会自生自灭,何劳断除?­
­
2.    观照无我。­
眼耳鼻舌身意:眼所见,皆是客体,非我也。天地山河,手脚身体,皆是所见,皆非我也。耳所闻,皆是客体,非我也。言语音乐,安静吵闹,皆是所闻,皆是客体,非我也。鼻所嗅,舌所尝,身所感,皆是客体,非我也。­
头脑所思所想,皆是客体,非我也。无论善恶美丑,皆是客体,非我也。­
­
3.    观照空性。­
     人来,人去,天亮,天黑,生老病死,一切无常。而我的观照,一直恒在。人来,我无所来;人去,我无所去。天亮,我不增亮,天黑我不变黑。出生,我无所生。死亡,我无所死。衰老,我无所老。生病,我无所病。“能见之性”,观照之性,从不增,从不减。从不生,从不死。从不垢,从不净。从不善,从不恶。超脱物外。正因为,超脱其外,所以能起用,观照一切事物,明明白白,观照生老病死,观照诟净善恶,观照增减来去。­
­
[B]4.     无所得。­
眼耳鼻舌身意,一切所见,色声香味触法。物质,思想。色受想行识。生老病死,等等一切,皆非我也。皆是无常,皆不可得。­
能见之性,非眼耳鼻舌身意,非色声香味触法,非生老病死,超脱其外。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无所可得。无所,无客体的意思。没有任何客体可得。超脱物外。­
­
而当下具足,从不动摇,从不生灭,从不增减。而且能生万法。一切法从此生,万法不离此性。­
­
­
《金刚经》浅释­
­
11.  一合相。­
  何为一合相?­
这个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习惯。比如苹果,我们对苹果的认识是“圆圆的,红红的;吃起来,脆脆的,格叽格叽的响。甜甜的。清香的。摸上去,硬硬的,光滑的。好吃,对身体好。”­
­
圆圆的,红红的:眼所见,色相。­
吃起来,格叽格叽的响:耳所闻,声相。­
甜甜的。甜甜的:舌所尝,味相。­
清香的:鼻所嗅,香相。­
摸上去,硬硬的,光滑的:身所感,触相。­
好吃,对身体好:意所识,法相。­
­
我们认知事物,就是靠六根:眼耳鼻舌身意去认知,得到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相。­
把以上六相,组合在一起,我们命名为“苹果”。苹果就是个名相。而他包含的就是其他六相,色声香味触法六相。所以,我们对事物的认识,其实把色声香味触法六相组合在一起的名相,也就是“一合相”。而离开这六相,离开这一合相,你对苹果就一无所知了。所以,其实你不懂什么是苹果。也从未真正认知苹果。同样对任何事物,我们的认识都是“一合相”,离开这一合相,我们对任何事物,其实都是一无所知,从未真正的去认知他的本质。­
­
22.   二问。­
   《金刚经》说的是什么呢?­
    金刚经,其实就是在回答两个问题“云何住,云何降服其心。”­
    “云何住?”,请问的“云何住”的主语是什么呢?什么东西要“云何住?”什么东西需要“住”?这主语应该是指“心”。“心云何住。”而心有住么?若心本无住,又何来“云何住”呢?­
­
    “云何降服其心?”请问,心在哪?你只要找到心了,才可以去降服他,不然你要降服什么呢?­
    所以,这两个问题,其实还是“明心”的问题。要回答“心云何住,如何降服其心?”你先要明心。先明白心在哪?心有住么?然后才有“心云何住?”“云何降服其心”的问题。­
­
   所以《金刚经》说的还是心的问题。要通《金刚经》前提也一样是明心。心若不明,如何能懂金刚金所言呢?­
­
33.     三谛。­
    “佛法者,即非佛法,是名佛法。”­
    “庄严佛土者,则非庄严,是名庄严。”­
    诸微尘,如来说非微尘,是名微尘。­
    如来说:世界,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­
    ……­
   这些是金刚经中,很常见的三段论:­
   XX者,­
   即非XX,­
   是名XX.”­
   也就是三谛,假空中三谛。“XX者”―假名,假谛。“即非XX”―空性,空谛。“是名XX”―中道,中谛。­
   什么意思呢?­
   联系到心性,和唯心就明白了。­
   “XX者--心是XX,­
   即非XX--心即非XX,­
   是名XX―心是。”。­
   心是XX:一切法,皆是心所识,所见,所现。所以,“XX者”,就是假相,就是一合相。为 “假谛”。­
   心即非XX:所以XX者,实质就是心,心离一切事物,非一切事物,所以“即非XX”。皆是“心”所现,皆是空性。皆远离一切假相,一切一合相。为 “空谛”。­
   心是:而既然“心”此时此刻,体现为“XX”,心就不离XX。XX即是假相,也是空性的心,同时具备此两重意义。故 “是名XX”。为 “中谛”。­
   也就是相应与 “我是”的三谛:任何事物,自生都可以称为我。­
   XX者--“我是XX。”­
   即非XX--“我非XX。­
   是名XX--“我是。”­
­
   而“是名XX”,就包含了两重意义:是XX,即非XX。­
   也就是“我是”,就包含了两重意义:我是XX,我非XX。心可以是任何事物,而又非任何事物。而任何事物,即是任何事物,也非任何事物。因为,任何事物其实都是心。­
­
   比如,佛法为例:­
   佛法者―我是佛法,心是佛法。一切法皆自称为我,皆是心所体现。­
   即非佛法―我非佛法,心非佛法。心又远离一切法,非任何客体。­
   是名佛法―我是,心是。是,既可以是一切法,也可以非一切法。­
   是,是肯定的,包容的。包容了,假相和空性。他不是否定的,不是排斥的。为中道。­
­
   相―非―是,为三段。对一个事物,先否定,再肯定。不即不离也。­
   XX者,--相。­
   即非XX,--不即。­
   是名XX,--不离。­
­
­
44.   四相。­
   “我相,人相。众生相,寿者相”。这个是两对矛盾。­
  人我的对立,众生和寿者的对立。众生和寿者,也就是凡圣的对立。­
  世间法,最喜欢的就是二元对立,二乘论。有善有恶,有是有非,有得有失,无处不是矛盾, 无处不是对立,无处不是斗争,无处不是轮回。­
“我对,你不对。只见人过,不见己过。”人我争斗,是己非人,损人利己。一切的根源,就是人我之相。­
­
我们是凡人,佛菩萨是圣人。我们不是圣人,圣人是伟大的,遥不可及的。于是把佛菩萨当做偶像顶礼膜拜,将其神化。变得无所不能,无人可及。于是宗教产生了。宗教产生,人们就开始遗忘真理真相了。­
­
继而大德产生了,于是崇拜大德,“凡是大德所说的都是对的,凡是大德所做的都是对。否定大德就是错的。即使大德有错,说大德的过错,也是错的。”不同的大德,就形成不同的宗派,互相争斗,争夺攻伐。大德产生了,人们就开始遗忘经典了。­
­
整天顶礼膜拜偶像,顶礼膜拜佛菩萨和大德,却从不认真的去学习佛菩萨和大德的知见,从不验证佛菩萨的成就之道。从不实证实修,自己成为佛菩萨和大德。而只是把佛菩萨当做旗号,争斗的旗号而已。­
­
所以,要放下四相:人我,凡圣,这四相,这两对矛盾。这些都是分别执着,烦恼的根源。所以,这些二乘法,不究竟,称为“戏论”。像是变戏法,像是演戏。看着神奇,看着精彩。却徒增烦恼,不究竟,不了义,不解脱,不圆觉。­
­
本栏目其它文章:(QQ:874058678,QQ好友可以浏览空间文章)­
【心的空间】腾讯链接  ­
【心的空间】网易链接­
【心的空间】新浪链接­
­
凡圣所见世界究竟有何不同(精辟)­


开悟要诀/唐仲容(太珍贵的开示了,珍藏起来反复研究)[/url]­
梦中境界从哪里来的[url=http://user.qzone.qq.com/874058678/blog/1289607405]­
见性后修的是什么?­


关于开悟自性的详细开示­


开悟之道­


开悟的一些特点­


开悟以前修行的五个悟区­


开悟后修什么­


关于开悟的问答­


释迦悟了什么?宗教与哲学­


­
­
[/B]­

时间:2011-4-17 分类:乱七八糟

友荐云推荐

亲,你怎么看?